電,如同現(xiàn)代社會奔流不息的血液,隨著生活品質(zhì)的躍升,各類電器如雨后春筍般涌入千家萬戶,將便捷與高效注入日常的每個角落。然而,這無處不在的“光明使者”,在為我們點亮生活的同時,也悄然蘊藏著不容忽視的安全風險。尤其對于充滿好奇、探索欲旺盛的孩子們,如何在他們心中播下安全用電的種子,提升風險防范意識,成為一項關乎萬千家庭幸福安寧的重要。 聚焦這一關鍵課題,6月10日下午,一場主題為“小手牽大手共筑安全網(wǎng)”的科普盛宴在湖塘橋?qū)嶒炐W精彩上演。國網(wǎng)江蘇電力(常州電暖鄉(xiāng)村)共產(chǎn)黨員服務隊遙觀分隊及青年志愿者們,化身親切的“科普老師”,帶著精心準備的知識錦囊與趣味教具,滿懷熱忱地走進了孩子們中間,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電力安全知識啟蒙之旅。 “魔力”引路,叩開電力之門 活動伊始,便充滿了科學與驚奇??破绽蠋熌贸鲆粋€神秘的閃爍著奇異光芒的“魔力球”—靜電球。孩子們的小手輕輕觸碰球體,彩色的光線會集中起來,并隨著手指的移動而躍動起來,孩子們就像魔法師一樣操控著光線的變化,他們充滿了驚嘆與好奇?!翱矗∵@就是電的神奇力量!”老師適時引導,巧妙地以這個直觀、震撼的小實驗為引子,將課堂的絕對主角—“電”,隆重地推到了孩子們面前,使得抽象的物理概念變得可觸可感。 趣味問答,知識“玩”中扎根 點燃了興趣的火花,課堂隨即進入了熱烈的互動環(huán)節(jié)??破绽蠋煉伋鲆粋€個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用電安全問題:“放風箏時,為什么一定要遠離電線桿?”“在家里,濕漉漉的小手能去摸開關嗎?”“哎呀,電視機冒煙起火了,能用臉盆里的水去潑滅它嗎?”。通過“以玩促學,有獎問答”的策略,孩子們的熱情被徹底點燃。一只只小手爭先恐后地高舉,稚嫩而響亮的答題聲此起彼伏,課堂氣氛熱烈非凡。在妙趣橫生的一問一答中,晦澀的安全條款化作了生動的記憶點,用電常識在歡聲笑語中悄然扎根,安全用電意識在幼小的心靈深處牢牢銘刻。 視聽盛宴,安全準則入腦入心 互動熱身之后,科普老師展示了一個重要的用電安全標識,鄭重開啟核心知識小課堂。大屏幕上播放起動畫短片,通過生動的卡通形象演繹著日常生活中的用電場景:如何正確使用插座、避免超負荷用電的危險、雷雨天氣的防護措施、破損電線的識別與遠離等等。利用簡短而緊湊有趣的動畫,將復雜的安全規(guī)范轉(zhuǎn)化為孩子們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視覺語言。視頻結束,孩子們意猶未盡之際,老師又趁熱打鐵進行提問,在輕松愉快的二次互動中,進一步梳理、鞏固了剛剛學到的知識,安全用電的準則真正做到了入腦入心。 闖關挑戰(zhàn),收獲自信成長 知識的學習最終需要實踐的檢驗。課堂尾聲,科普老師亮出“殺手锏”—安全用電知識闖關挑戰(zhàn)!屏幕上輪番出現(xiàn)精心挑選的圖片和情境題:哪些行為是安全的“綠燈”?哪些是危險的“雷區(qū)”?如何判斷緊急情況下的正確處置方式?此時,孩子們不再是單純的聽眾,而是化身勇敢的“安全小衛(wèi)士”,運用課堂所學,積極思考,沉著應答??吹阶约耗軌驕蚀_識別風險、清晰表達應對措施,一張張小臉上洋溢著滿滿的成就感和自信的笑容。當“闖關成功”的提示出現(xiàn),孩子們興奮地舉起勝利的小手,這是一次安全自信的成長。 潤物無聲,護航未來希望 整堂“安全用電小課堂”,科普老師們始終以簡潔、生動、活潑的語言娓娓道來。內(nèi)容緊密圍繞孩子們最熟悉的家庭、校園、戶外環(huán)境,將抽象的安全規(guī)范具象化為生活中的點滴細節(jié)。穿插著驗、動畫、問答、闖關等多種形式,將電力安全教育課變得充滿趣味、貼近生活、引人入勝。 孩子是初升的朝陽,他們的平安健康承載著千萬家庭的幸福期盼。此次國網(wǎng)江蘇電力(常州電暖鄉(xiāng)村)共產(chǎn)黨員服務隊遙觀分隊“安全用電進校園”活動,有效提升了湖實小孩子們的安全用電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,教會他們識別風險、規(guī)避危險,更在孩子們心中筑起了一道堅實的“電力安全防護網(wǎng)”。通過“小手牽大手”的輻射效應,將安全用電的理念從校園延伸至家庭,帶動家長和社會共同關注用電安全,凝聚起守護孩子平安成長的強大合力。讓“安全用電”的種子在童心中生根發(fā)芽,讓“科學避險”的能力伴隨孩子們茁壯成長。這場知識與關愛并行的校園之旅,為孩子們的茁壯成長之路,增添了一盞明亮而溫暖的安全之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