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王師傅,得知你今天又要出去打工,我專程來提醒你,關掉家里的電源控制總開關再出去,這樣既安全又省電?!?/p> “幸虧你來得巧,否則,我真就把這事給忘記了?!?/p> 2月11日上午8時10分左右,剛準備關門去北京打工的寶應縣氾水鎮(zhèn)新陽村中心組村民王樹林夫婦,被氾水供電所臺區(qū)經(jīng)理袁躍中擋在門前。 “袁師傅,你是不是有什么‘千里眼’呀?王樹林外出打工是碰巧讓你趕上了,還是你之前就知道?”筆者詫異地問。 “哪里有什么千里眼!我全靠這本‘花名冊’,上面記載著全村300多位在外打工的村民名單,他們分別在什么地方打工,每年大概什么時候返鄉(xiāng),什么時候出去,我早已通過與本人溝通了解,或者與周邊鄰居打聽得清清楚楚的?!痹S中邊說邊打開隨身攜帶的“花名冊”給筆者一行看。 袁躍中手中的“花名冊”是用A4紙打印裝訂起來的,約有20來張的樣子,上面工整地列著打工村民的姓名、聯(lián)系電話、務工城市以及預計歸家與外出時間。 袁躍中所服務的氾水鎮(zhèn)新陽村由原先新陽村、楊天村兩個自然村合并而成,共有1300多戶客戶,其中常年在外打工的有301戶,孤寡老人43位。 為了全力做好用電服務工作,袁躍中沒少花心思。起初,他通過村委會主任,將自己的微信加入到村委會微信群里,但微信群里人員眾多,村民們發(fā)布的信息內(nèi)容繁雜,如果不及時翻看,前面的內(nèi)容就被后面的內(nèi)容覆蓋,導致村民的訴求無法及時得到滿足。久而久之,多數(shù)在外打工的村民就不愿在群里發(fā)布什么信息了。 為了準確掌握外出打工村民的信息,袁躍中每逢傳統(tǒng)節(jié)假日來臨,便走村串戶,逐戶上門了解外出打工村民信息,并登記造冊、相互加上微信,從最初僅有51位打工村民信息,積累到擁有全部301戶打工村民信息。自從有了這本“花名冊”,袁躍中服務起來更加準確到位。 “你好,我是楊天村管理電工袁躍中,請問你是楊天村躍進組的王兵嗎?”1月16日21時10分左右,常年在江蘇無錫打工的楊天村村民王兵突然接到袁躍中的電話。 “是的,是袁師傅?。∵@么晚了,打電話找我有什么事嗎?”王兵驚訝地問。 “沒事,我就是想問你一下什么時候回家過春節(jié)?我算了一下,你已經(jīng)離家快要有10個月了,家里的家用電器長期不用,容易受潮濕的影響造成電器絕緣電阻下降,導致家用電器設備漏電,影響你正常用電。等你回家時,我好安排時間提前上門為你檢查一下?!?/p> “好的、好的,謝謝你,等我回去一定提前告訴你一聲。”王兵高興地說。 春節(jié)前后是農(nóng)民工返鄉(xiāng)、外出務工的高峰期,同時也是袁躍中工作最忙碌的時候。袁躍中總要這樣逐一與打工村民聯(lián)系,并挨家挨戶上門服務。 1月27日,楊天村和平組王玉喜夫婦聯(lián)系袁躍中,說夫婦二人春節(jié)放假,今天返鄉(xiāng),希望明天袁躍中可以來幫忙檢查家里的電路。袁躍中考慮到二人旅途辛苦,萬一回家后發(fā)現(xiàn)用電有問題,還要另折騰一通,便追問了二人的返家時間。在19時30分左右,袁躍中肩挎工具包,到王玉喜家門口等待夫婦二人。 20時10分,王玉喜夫婦拎著大包小包回來,看見袁躍中正站在他家門口,一邊不停地搓揉凍僵的雙手,一邊對著雙手呵氣取暖。王玉喜又感動又心疼:“袁師傅,讓你久等!今天車子晚點,要不然我早就到家了。我讓你明天來幫我檢查電路,你卻偏要今晚在這里等,害你在門口受凍!” 在王玉喜家進行檢查、確認可以正常用電后,袁躍中告別了王玉喜夫婦,不顧刺骨的寒風,又匆匆驅(qū)車向另一戶剛從南京返鄉(xiāng)、住在鄰村的務工客戶家趕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