風雨起落,經典江南;歲月雕刻,千年姑蘇。蘇州古城作為江南地區(qū)文化中心,數千年來留下了諸多的文化遺產,蘇州古城在承載著姑蘇情懷的同時,也面臨著“城市蜘蛛網”的困擾。公司運檢部結合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實踐活動,積極推進中心城區(qū)架空線整治和入地五年行動計劃,凈化古城天空,讓人民群眾用電更舒心、更放心。 蘇州古城區(qū)內有1142條支路街巷,由于歷史原因,其中沒有架空線的只有10%左右,不少街巷內到處都是“空中蜘蛛網”,不但影響市容市貌,也影響著居民用電安全性和可靠性。 今年以來,市政府啟動中心城區(qū)架空線整治和入地五年行動計劃,計劃在2018-2020三年行動的基礎上,進一步開展架空線整治與入地工作,以古城區(qū)為核心,輻射整個姑蘇區(qū),逐步消除中心城區(qū)“空中蜘蛛網”。 對此,公司運檢部積極響應,并于今年9月,牽頭成立2021-2025年度中心城區(qū)架空線路整治和入地工程工作組,開展中心城區(qū)44條主次干道以及500余條支路街巷的架空線整治與入地工作。 三年行動中,楓橋路西段改造前 楓橋路西段改造后 中心城區(qū)街巷道路狹窄、地下管線錯綜復雜,同時保護建筑眾多,工程建設中面臨著施工難、協(xié)調難等問題。為有效推進工程建設,運檢部和配管中心積極對接市中心城區(qū)架空線路整治和入地工程建設指揮部以及姑蘇區(qū)指揮部,會同市中供服、設計院、新吳城公司等相關部門,開展工程推進會,協(xié)調解決工程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,扎實推進架空線整治和入地工程。 在前期的入地方案規(guī)劃中,運檢部積極組織配管中心、市中供服、設計院等部門,多次安排工作人員前往現(xiàn)場開展調研、摸排,實地觀察電源點、架空線及桿塔情況,不斷優(yōu)化施工方案,做到“一路一案”,為后期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對主次干道、街巷附近居民生活的影響。 目前,公司已完成初期22條主干道和119條支路街巷的架空線入地規(guī)劃方案編制工作,并通過了蘇州市中心城區(qū)架空線整治和入地工程建設指揮部的評審。 當前,五年行動計劃正處在初期階段,運檢部將和配管中心一道,總結三年行動計劃經驗,以凈化歷史文化名城城市空間、消除架空線路安全隱患為目標,與市指揮部通力合作,高質量推進44條主次干道和500余條支路街巷的架空線整治和入地工作,消除城市“空中蜘蛛網”和“黑色污染”,讓古城煥發(fā)新風采。